礦用控制電纜走集群化發展之路
近年來,電網建設加快、特高壓工程相繼投入建設,給電線電纜行業創造了巨大市場。據統計,近15年來行業年均增長達15%以上。目前,行業工業總產值已超過4000億元,成為我國僅次于汽車行業的**大產業。 礦用控制電纜具有適用于礦井環境的機械強度、耐潮、防靜電和阻燃等性能的礦井專用通信電纜。應用學科:煤炭科技(**學科);礦山電氣工程(二級學科);煤礦通信(三級學科)。
礦用控制電纜走集群化發展之路:
產業集群并不是簡單的歸大堆,而是嚴格按科學規律的有機結合;它是產業發展的一種進程的自然結果,不能一蹴而就;它也不能**化,不排除按經濟規律的有分有合,合理地跨地區布局。從發達國家的地區產業趨勢看,產業集群是產業與區域的有機結合,具有明顯的產業特性、地域特性與網絡特性,能夠產生極強的競爭力效應。而電纜產業集群是世界電纜業百年發展歷程中,大浪淘沙殊途同歸的成功模式,也是包容了現代電線電纜工業規模效益、精益方式、技術設計之大成的“模塊集約地”。
我國電線電纜工業長足發展后呈現出大而不強的態勢,主要是規模增長過猛、低水平重復建設、經濟效益不高,而同時地域發展不均衡,大企業集團之間的合作幾近于零,國外電纜巨頭長驅直入,占領**市場,分享80%的利潤,而國內電纜企業為了20%的利潤而苦苦拼殺。這方面有歷史發展的原因,也有處于成長期電纜企業對某些區域政策的依賴,也是缺乏長遠發展目標的集中體現。從根本上看,這是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換過程中生產方式的歷史沉積。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硬碰硬的條件是高質量、低成本、多品種、高科技,市場競爭不講對歷史的理解和現實的寬容。在這種條件下,沒有競爭力、科技含量,主要靠地方驅動和支持的電纜項目和行政性風險將越來越大。目前,在生產能力嚴重過程的情況下,電纜項目如火如荼,特別是低水平的重復建設,市場肯定會讓一批企業出局。另外電線電纜行業也面臨人民幣升值、原材料暴漲、國際國內的劇烈競爭等不利因素,電線電纜行業總體年均增長速度遠高于GDP的增速,但據有關部門了解,2007年,電力電纜產量的增速已在9%左右。
從發展的角度來看,產權分散的電纜產業集群如不進行企業兼并、重組,就不會形成特大型電線電纜托拉斯,也很難產生像遠東電纜等這樣具有獲得******、中國品牌產品、亞洲品牌**獎等榮譽的國際國內富有影響力的品牌。而少數區域電纜城提出注冊地區性電線電纜商標,打造地區電纜品牌,這樣的做法也不會有利于地區電纜產業的發展,因為還是分散的小企業的共處、共榮,另外,各企業都使用同一個商標,不利于質量管理。